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重点新闻 > 正文

有色报:疫情对有色行业的影响分析

来源: 更新时间: 2020-03-2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物流成为制约各行业正常生产的首要限制因素,包括有色金属行业在内的工业生产企业受到重大影响,生产与消费下降,价格持续下滑,短期内预计有色金属行业产量将持续下降,价格不容乐观,从目前全球疫情发展形势看,疫情影响将超过预期;从长期来看,疫情将对行业产生长远影响。

  疫情对有色行业的短期影响分析

  疫情发生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疫情控制措施,包括对武汉实施封闭,停运部分交通工具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对有效控制疫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经济角度来看,造成企业物流受阻、开工不足、成本上涨等问题。有色行业也是受影响较大的工业行业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企业正常生产受限,生产经营困难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原料生产行业,有色企业生产涉及大量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物流是企业的重要生命线,尽管疫情管控导致物流受阻,但对精矿原料运输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对冶炼副产品硫酸的影响巨大,由于硫酸产量大重要消费区域—湖北成为疫区,导致需要硫酸外销的企业生产受到重大影响,在物流受阻和硫酸储存有限的双重制约下,部分冶炼企业不得不降低生产负荷或停产检修,叠加产品价格下行因素,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二是下游终端消费下降,影响上游生产

  有色金属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消费需求与下游产业息息相关。受疫情控制的影响,电力、建筑等下游不少企业复工延期或推迟,导致工业领域终端需求延期;同时受居民减少外出影响,家电、汽车等下游居民消费领域也受到明显抑制,需求疲软传导至上游生产企业制约企业生产。

  三是终端消费信心疲弱,价格持续下跌

  自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等因素刺激,有色金属价格在2019年下半年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后回落走稳。疫情暴发后,受投资者信心受损和消费放缓的双重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下跌。分品种来看,铜铅下降跌幅较小,而锌镍跌幅超10%。

  疫情对有色行业的长远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有色行业生产与消费受到抑制,产品价格也持续下滑,除上述短期影响外,从长期来看,此次疫情也将对有色金属产业产生长远的影响。

  一是推动企业对工业智能的新需求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与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有色行业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推动工业智能化,如智能物流,实现远程物流的智能化,从而在某些生产环节摆脱对人工的依赖,将能够大大缓解或消除类似目前疫情情况下物流受限的影响,同时依托工业智能决策系统,及时通过对信息分析判断并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将是有助于将经营损失降至最低,未来企业工业智能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重要需求方向。

  二是推动行业对技术进步的新思考

  硫酸生产作为有色冶炼行业实现硫资源综合回收和环保达标排放的重要环节,在此次疫情中成为对有色冶炼企业特别北方冶炼企业的最大制约因素。在磷肥等硫酸下游消费大户前景趋淡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硫酸这种特殊商品的储存难题导致企业生产受限或从根本上解决有色冶炼硫回收的问题,已成为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思考的重要方向,探讨解决冶炼工艺流程硫回收新工艺技术及其他难题,将成为行业对技术进步新的思考点。

  三是催生行业对产业布局的新思维

  此次疫情下,部分冶炼企业由于硫酸导致生产停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布局的还不够完善,以传统行业布局理论为基础的工业布局,无法实现行业间的协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类似问题,需要跳出传统行业布局的思维,建立产业集群协同的思维,从更高层次进行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间协同,将是使产业发展更合理更健康的思考方向。

  未来展望

  1.疫情影响将超预期

  在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美欧等区域疫情扩大,其将对全球及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下降。

  2.行业发展面临新机遇

  此次疫情对有色行业产生的影响,将推动有色行业在产业布局、科技研发、行业智能化方面开展新的思考,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3.对需求整体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推迟并抑制了一部分下游需求,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一部分下游需求是推迟并不是消失,疫情缓解后行业需求将得到恢复甚至爆发性增长。


网站编辑:admin
声明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金属科技信息网:www.cnitdc.com

中国有色金属科技信息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简称”技术开发交流中心“)”或 “中国有色金属科技信息网”的文章,均为本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金属科技信息网( 邮件:kf@cnitdc.com 或 电话:010-63971438)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金属科技信息网或非本单位相关机构)”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金属科技信息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