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2023)
日期:2025-02-26

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

一、单位简介

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建于1971年,先后隶属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是独立法人事业单位。

中心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资质认定实验室(CMA)、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批准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CNAS),运营管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华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矿物及再生金属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有色金属产品检验站、广东省质量监督电子产品检验站和广东省科学院认证有限公司。中心拥有工业(有色金属及再生有色金属)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广东省金属材料综合利用检测与评价中心、广东省海洋高端装备核心配套零部件及材料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轨道交通用铝合金材料性能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省、市级科研平台。

中心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再生资源、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汽车材料、电子电器、医疗器械、化工产品、新能源电池、充电桩等产品的检验、检测、评价及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和计量校准等服务,还开展软件测评、标准制定及企业科研及标准培训、实验室资质申请及运营咨询、工厂检查和认证服务。业务领域覆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电器、医疗器械、矿产开发、金属冶炼、船舶重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重要行业。

我们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研和服务能力,一如既往地践行公正、热情、准确、快速的质量方针,承担社会责任,形成以有色金属和再生资源检测为基础,以绿色建材、新能源电池、电气元器件EMC和安规、产品认证为特色领域的集检验检测、标准制修订、计量、认证、科研及公共技术评价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

二、重大成果

2021年,中心主持申报的《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体系构建及应用》成果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成果在有色金属经济技术研究院(有色轻金属标准委员会)的带领下,以行业内两家权威科研机构: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七个行业龙头企业(全国铝合金建筑型材前 10 强):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亚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四川三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共同完成。

该成果打造了铝合金建筑型材行业的核心标准GB/T5237.1~6《铝合金建筑型材》,构建了包含102项国家、行业标准的系统、全面、完善的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体系,被国内外普遍认可并通行于国际贸易中,扫除了我国铝型材产品通向国际市场的贸易技术壁垒。建立了国家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国际标准研制创新基地,组建了一支稳定、专业、高素质的标准化研究团队,形成的科技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铝合金建筑型材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铝合金建筑型材市场,提升我国铝合金建筑型材的产品质量,有利于我国铝合金建筑型材的出口,对于实施我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铝合金建筑型材的标准化进程,首先是为了满足行业发展初期的需求,于1985年首次制定了国家标准,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随着初期粗放式发展问题的出现,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项目组针对覆盖铝型材表面的五类膜层分别规定了详细的质量考核指标,且指标全面向日本、美国及欧盟相关标准靠拢,着手新修订了点1到点5--2000系列标准,标准簇初步成型。为保证型材质量安全,结束市场乱象,项目组遵照原国家质检总局的指示,快速将.1~.5系列标准修订为强制性国家标准04版,同期研制了.6的隔热型材标准,补全了标准簇,捍卫了市场,赋予中国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二次生命。为将我国的5237系列标准打造成为国际贸易通用标准,项目组组建标准研发团队,强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全力开展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于2008年构建了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体系的初步模型。围绕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及可持续发展需求,项目组开展完善标准体系工作,完成百项专题试验,获得数百万试验数据,构建了以2017产品标准簇为核心的更系统、更全面、更完美的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体系,该系列标准得到更多国外客户认可,国际标准也将其列入规范性引用文件之中,步入ISO殿堂,展示中国标准的国际贡献力,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体系构建进程。

  该项目成果主要的攻关思路,如图2所示,首先是提升战略定位、强化顶层设计。从国家标准战略产品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角度出发,以产品标准簇为核心,原辅材料为保障、工艺及检验为支撑、管理为导向等多方面形成相应标准内容,构建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体系,并追求全套标准整体协调性和系统高效性。其次是建设高水平标准化研发团队、开展自主试验研究。由有色标委会、科研机构、质检机构、行业专家、企业标准工作者共同组建强大的标准化技术队伍。开展大规模专项试验,自主收集试验数据、深入研究、严格验证。

三、标准制修订

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围绕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与现代产业相适应的先进标准制修订体系,主要针对金属及其产品质量检测及认证方法标准系列、资源及二次资源鉴定与评估方法标准系列及激光增材制造产品及其质量检测标准系列,加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研究。2021-2022年,工检中心制修订标准合计142项,其中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56项(主持3项),行业标准71项(主持18项),团体标准12项(主持4项)。

发布的国际标准:

1ISO 4155:2022(E)  Magnesium and magnesium alloys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emiss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2ISO 7524-2020 Ferronickels-Determination of carbon content-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after induction

3ISO 7526:2020 Ferronickels-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after induction furnace com

在研的国际标准:

1ISO 10662碳酸锂主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2ISO 12380碳酸锂-重量法测定酸中不容颗粒

为了保证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在标准项目的管理上实行中心、专业室、项目负责人三级管理。每年按照标准项目归口部门发布的指南要求,中心定期组织各专业室申报相关项目,项目负责人按相关要求填报项目申报书、项目建议书、标准草案等。项目负责人应按时间节点要求开展研究工作,定期参加标准归口部门或牵头单位组织的研讨会议。项目负责人所在的专业室对研究计划实施所需的必要条件给予支持并督促开展工作,确保标准研制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新服务领域拓展

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结合自身检测优势,成功注册成立了广东省科学院认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经广东省科学院批准,由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管理和运营,公司化独立运作的技术机构。认证公司依托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的技术基础,是广东省金属材料综合利用检测与评价中心、工业(有色金属及再生有色金属)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机构。

公司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矿物材料、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新能源电池、化工产品、固体废物、汽车材料、再生资源及金属材料综合利用相关的评价认证和产品质量鉴定;重点服务有色行业关键基础材料提升行动,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船舶重工等重点领域开展先进高端有色金属材料的认证评价;聚焦专精特新优企业,为高性能、功能化、差别化的新材料赋能,助力有色金属高端材料应用推广。公司积极参与有色行业标准化工作,重点推进相关产品领域的标准的制修定、有色再生原料检测评价标准体系和超高纯金属标准物质的研究和市场推广等服务;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参与制定有色金属行业相关的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标准体系,构建有色金属基础产品碳排放大数据库。

认证公司将在广东省科学院的领导下,不断加强人才建设,努力提升能力,承当社会责任,为有色行业提供一站式质量保障服务;成为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合格评定等一体的权威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发挥省科学院优势,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