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
日期:2025-02-26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铝镁院)始建于19513月,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最早建立的大型综合性甲级设计研究单位之一,是全国勘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单位、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

沈阳铝镁院坚持科技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主体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沈阳铝镁院拥有先进的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建有国家级铝工业节能环保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布局完善、技术先进、支撑有力、交叉互促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沈阳铝镁院高端人才聚集,拥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1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大师9人,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4人,研究生以上学历达200人,国家各类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180人。

沈阳铝镁院专业齐全,业务广泛,能够全方位满足国内外工程项目的合作需求,是一家集科技研发、工程咨询、工程设计、新能源材料、绿色装备、智能应用及数字化交付、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国际化工程技术公司,先后完成各类工程咨询设计项目5000余项,设计了铝、镁、钛及炭素工厂500余个,创造多项中国第一。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工程设计咨询奖500余项,拥有有效专利440余件,国际专利158件次,主编国家标准4项,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23项。

沈阳铝镁院坚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业务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专业的国际项目管理体系和实施团队。公司负责的越南仁基氧化铝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树立了一带一路铝工业建设的工程典范。近年来,签订了意大利电解铝、美国石墨化和印尼国家铝业电解系列等项目,将自主创新的技术输出到欧美及东南亚国家,翻开了国际市场开拓的新篇章。经过70余年的发展,沈阳铝镁院作为中国铝工业技术发展的开拓者和主力军,为中国及世界铝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2021-2022年沈阳铝镁院科技创新总体情况

(一)创新能力提升

深入贯彻落实中铝集团第四届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沈阳铝镁院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研发人员配置,用科技方向引领市场方向,实现超越周期的发展。召开2022年科技创新大会,总结科技创新成就,发布十四五期间重点研发课题。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平均研发强度4%

沈阳铝镁院组织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果通过认定,并于近期以优良成绩通过2023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复评。沈阳铝镁院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标志着沈阳铝镁院在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继沈阳铝镁院获准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招收首位博士后进站工作,标志着沈阳铝镁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启动。

跨界携手迈向数字转型新赛道,沈阳铝镁院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制造企业开发铝行业智能装备,包括数字化电解槽、特种机器人和智能化多功能机组,研发及验证了多种智能装备新产品。

2021-2022年,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省级科技成果奖励12项,其中一等奖5项。沈阳铝镁院超大型绿色节能铝电解成套技术创新项目团队被中铝集团授予杰出成就奖。荣获中铝国际首届科技创新大会杰出成果奖1项、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

(二)原创性研究

开展氧化铝、电解铝和炭素生产工艺及装备技术、智能制造技术、铝工业污染物综合治理技术研发。铝电解节能技术集成工业试验项目在5家铝厂投产运行,吨铝直流电耗平均值达到12248kWh,氧化铝HCC沉降技术及装备开发项目正在准备工业试验。电解系列短路口自诊断智能快切技术实现应用,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空白。

紧盯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新能源、储能、正极材料、智能工厂领域,尤其是全数字化、全智能化电解铝厂的研发拓展,结合自身优势,做好技术的协同和集成。引领中铝集团重点关注课题氧化铝绿色低碳焙烧工艺研究,开展应用绿电、绿氢降低焙烧过程碳排放强度的研究。

(三)体制改革

整合各方资源,推进科技咨询设计一体化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协调和支持,拓宽科研人员的发展通道,构建与贡献相匹配的分配体系,全方位营造崇尚技术、鼓励创新的氛围。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与大学、科研院所、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断强化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坚决用法律手段保护公司技术成果。

根据中铝集团、中铝国际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或修订了《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管理规定》、《科技创新及成果奖励办法》和《科技开发及项目管理办法》。按照新的管理办法,技术成果奖励金额大幅度提升,新技术首次产业化应用激励周期3-5年、利润提取比例达50%;新增通过竞争择优、定向择优、揭榜挂帅、赛马机制等多种方式广泛遴选课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四)人才培养

拓宽科研人员的发展通道,构建与贡献相匹配的分配体系,全方位营造崇尚技术、鼓励创新的研发氛围,发布实施了《研发人员岗位序列设置方案》,共同制定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序列设置方案,已有10名研发骨干纳入序列管理,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初步建立。6个团队进入研发中心开展专职科研工作。

16名技术骨干分别入选中铝集团"钻石""明星"计划。组织15名员工申报中铝国际科技骨干人,其中2人入选战略单元骨干人才,5人入选企业骨干人才,8人入选专业骨干人才。

三、沈阳铝镁院科改行动实施情况

今年5月,沈阳铝镁院入选国资委科改企业,在中铝集团和中铝国际指导下,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落实改革主体责任、支持保障事项,稳妥有序推进科改行动。沈阳铝镁院成立了科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聘请了专业咨询公司提供科改行动咨询服务,做好改革工作任务的分解、落实和考核,确保沈阳铝镁院科改行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通过实施科改行动,深入推进企业综合性改革,重点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本级、二级公司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富有活力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沈阳铝镁院治理结构更加规范有效运行、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党的领导坚强有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致力成为拥有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轻金属国际工程公司。

2025年沈阳铝镁院营业收入要达到15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0万元/·年,科技研发投入5.5%,科技成果转化收入6亿元。

四、未来行业重点研发方向布局

沈阳铝镁院贯彻落实集团部署,坚持一主一特一拓业务方向,打造“1+3+N”专业技术发展新格局。铝镁锂轻金属、炭素行业是战略发展的主要方向。培育在节能、环保和数智化方面特有市场、特色专业、特色服务,增强市场核心竞争优势。提高电力、土建、民用设计等传统专业水平,大力拓展新市场环境下差异化竞争能力。

沈阳铝镁院作为铝行业工程设计的国家队,要通过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科研成果的加速转化、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强化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汇聚起科研创新的磅礴力量。

突破关键技术。要全面把握当前铝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支持,拓展和培育一批特色技术。重点开展氧化铝绿色低碳工艺装备、铝电解深度节能技术、负极材料石墨化综合技术研发,实现吨铝直流电耗11800的试验预期目标。要利用技术优势做好技术拓展,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孤网运行技术、有色行业烟气处理与余热利用技术、美标国际标准应用技术和数字化智能化工厂构建技术等领域持续开展科技攻关。

加速成果转化。坚持市场化的科研导向,以项目制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用可衡量、能考核、有挑战的目标,激发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热情,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成果转化收益水平。充分发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对人才、资金等要素的积聚带动作用,做好公司内外部科研资源协同,加大行业内外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力度,提升科技创新直接创效能力。重点抓好RTO、阴极浇铸、超细液滴脱硫、焙烧净化、铝冶炼感知及特种机器人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做好中铝股份电解槽直流电耗12300技术推广项目的设计和技术服务。

积极推广数字化业务。摒弃单一的纸面设计成果交付模式,树立数字化设计成果交付、建造、运维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数智化服务思维,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增强客户对项目的立体感知,在数字化成果的迭代改进和运营服务过程中,增强与客户的合作黏性,为客户提供长期的运维服务。高质量完成中铝山西中润电解铝项目智能化模拟示范,在中铝内蒙古包头华云三期项目上实现首套数字化交付应用,持续推动沈阳铝镁院数字化交付新模式走深走实。

五、工作建议

希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沈阳院加强工作指导,发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在解决有色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上发挥组织、沟通和协调作用,更好推动有色行业技术进步,使高校、院所和实体企业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获得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