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介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中国铜铅锌集团公司。2001年并入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随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加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建院六十多年来,公司已发展成一所具备跨行业、跨区域、多层次、全方位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综合甲级设计研究院。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国家税务局、甘肃省地方税务局联合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甘肃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8年12月甘肃省工信委正式批复成立甘肃省尾矿处置行业技术中心,2020年10月公司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机构服务能力(三星级)认证。公司下设工业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设计院、城建规划设计院、市政工程设计院、环保事业部、工程造价咨询所和工程总承包公司,以及甘肃蓝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兰州华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两个全资子公司,八个驻外分支机构(沈阳分公司、镇江分院、宁夏分公司、新疆分公司、西安分公司、珠海分公司、临夏分公司、成都分公司)。
公司现有从业人员12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66人,其中:有色行业设计大师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1人,高级工程师223人,工程师390人,各类国家注册工程师520人;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专家31人。
公司具有独立的境内、境外经营权,拥有冶金行业、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总承包、施工图审查等多项甲级资质及建材行业、市政公用等乙级资质,甘肃蓝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拥有甘肃省唯一的工程监理综合资质。建院六十多年来,在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和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招标代理等领域承担了国内外有色、黑色、黄金、非金属矿山采选、冶炼及配套工程、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节能环保工程、建材工程、城市规划及市政公用工程万余项,项目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为朝鲜、刚果(金)、菲律宾、南非、加纳、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科特迪瓦、乌干达、厄立特里亚等十余个国家提供了各类技术服务。
公司现已建立了完整、成熟的科研体系,多个重大项目已经完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并在具体工程中得到应用。截止目前获得授权专利技术22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及咨询奖300余项,完成科研项目80余个,每年科研项目立项15个左右。主编、参编国家、地方标准近70余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60篇。已建立甘肃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兰州市产学研科技合作基地、尾矿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陈天镭劳模工作室、甘肃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城市矿产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高寒干旱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第一分中心、国家级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多个科研平台。
在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从缺少科研制度的纯设计单位起步,逐步实现科研制度从无到有,研发中心从无到有,科技创新工作室从无到有,重大科技立项从无到有,外部科研经费从无到有,专利从无到有,科学技术奖从无到有、从三等奖到二等奖的重大变化。经过10年的努力,科技成果转化初见成效,多项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得到应用并获奖,金徽矿业郭家沟铅锌矿获得了全国绿色矿山科学技术重大工程一等奖,山东上元甲子矿坑治理前期土地整平暨生态建设、金徽矿业郭家沟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肃北县长流水金矿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三个项目获全国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城市矿产中心研发的《顶吹熔池熔炼炉处理废旧印刷电路板工艺和设备相关专利》已经在广东贵屿火法处理废旧印刷电路板项目上得到了成功应用,该项目整体技术2018年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追求卓越质量意识、创新科研管理体系
(一)一套科研管理循环过程(DATAFA循环)
作为传统的设计型企业,公司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公司在实践过程中由科技管理部部长、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甘肃省勘察设计大师陈天镭创新的提出了科研管理循环过程:探索D→分析A→实验T→应用A→成果F→认证A(DATAFA循环),又创新的提出科研管理十大课题。整套科研管理体系的运行切实将一个单一设计型企业转化为具备设计和研究双向职能完整管理体系的综合性企业(总承包、监理等)。
公司参与编写了国家团体标准《企业研发管理体系要求》T/TMAC031.F-2020,该标准确立了企业研发管理体系的管理职责、体系框架、研发输出评价、审核与改进要求,为企业的研发管理体系的构建、规范、运行和持续改进以及企业需求外部组织对其研发管理水平的评价建立了标准。按照研发战略及规划、业务决策评审、研发组织、研发流程、研发绩效管理保障研发工作的实施,基于市场的原则、前瞻性原则、明确定位性原则,提出研发战略、市场需求管理、市场需求数据库、市场调研及情报系统等。在研发管理要求、运行、资源、研发成果评价、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进行了研究和规定。
(二)三大管理理念:预先质量管理、过程质量管理、事后过程监控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质量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中重要活动,而研发质量管理则是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中关健环节。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因而研发质量管理在企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科研管理质量技术在科研项目的应用
(一)质量技术方法
公司的多个科研专题项目,实现了从设计项目到科研项目的转化,提出了多个发明点和创新点。项目通过从探索发现,理论分析,应用效果分析到成果凝结的创新模式,依托公司科技研发平台,结合多点激励法的管理模式,很好的带动了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团队的研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科研平台质量技术特征
科研平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公司一项战略决策,是企业适应外部、内部环境的需要,是企业提高工程设计、咨询、科技研发等管理整体绩效的需要,是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科研平台施质量管理体系,应具备以下能力:
(1)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2)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
(3)应对与组织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4)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帮助组织履行合规义务;
(6)提升质量管理绩效。
科研平台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基础,制定了管理体系标准架构,采用过程方法,结合“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实施。
基于风险的思维使组织能够确定可能导致其过程和管理体系偏离策划结果的各种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出现的机遇。在工程设计、工程咨询、科技研发等控制中,为了实现项目管理目标,除了纠正和持续改进,还有必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改进,如突破性变革、创新等。本平台实行质量管理的原则是: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积极参与;
——过程方法;
——改进;
——循证决策;
——关系管理。
本平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以提高组织整体绩效。
过程方法包括按照组织的方针和战略方向,对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进行系统的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结果。可通过采用PDCA循环以及始终基于风险的思维对过程和整个体系进行管理,旨在有效利用机遇并防止发生不良结果。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能够:(1)理解并持续满足要求;(2)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3)获得有效的过程绩效;(4)在评价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改进过程。从而保证项目高效快速的实施。
2、科研平台质量技术把控过程
(1)科研平台的创新模式(DAVAFA循环)
D(discover)----探索发现设立目标;
A(analyze)----归纳分析、理论分析;
V(validation)----实验验证;
A(application)----应用效果;
C(conclusion)----总结、凝结成果;
A(appraisal)----评审、评价报奖。
(2)科研平台环境下的多点激励法(创新过程中的多点要素激励法)
科研平台为项目的推进制定了专门的激励模式和方法,结合项目进度,在各个关键节点位置设置奖励以此激励项目高效推进。关键节点如下:
a.探索发现点(立项);
b.专利申请创新点;
c.论文研究创新点;
d.中间成果创新点;
e.试验研究点及关键技术的溢出;
f.科学技术获奖点。
(3)科研平台下的研发环境特点
a.微观创新环境下的个人潜能力激发;
b.相对独立性下的安静思考能力激发;
c.相对独立性下的质量管理和抗干扰能力激发;
d.定向开放性下的外部信息输入;
e.同心力效应和自主能动性激发;
f.领头羊的关键作用;
g.在大型设计性企业中的稳定性可持续效应。
(4)质量技术与技术论证的结合
a.探索发现(以“基于设计性企业质量管理平台上的尾液固废安全贮存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为例)
该项目源自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尾液库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可研、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通过对设计过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科研技术成果。
b.理论分析;
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3#尾液库、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二维、三维空间模型,计算其安全稳定性以及暴雨洪水对尾液库和贮存场的危害性。
c.实验验证
因为影响尾液库和贮存场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库区渗漏和固废场的最终坝面覆盖,因此该项目通过库区边缘钻探取样分析的方法,查明库区是否存在渗漏,通过泥壳植草固化法治理沙尘源技术解决坝面最终覆盖的目的,该技术应用大量试验研究分析得出最佳植草方案,保证植被成活率。从而实现尾液和固废安全环保贮存。
d.应用效果;
理论和试验相结合分析各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对比理论和现实的差距,寻求最佳技术路线。
e.成果凝结
综合课题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凝结成最终科研成果。
f.评审、评价报奖
请相关政府部门或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科研成果进行验收评审,最终申报相关奖项。
四、探索发展新模式 共促行业新发展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创新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之前召开的系列重要会议上,他还强调,国有企业要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力量,必须发挥在科技强国中的骨干作用、引领作用和带动作用。作为一家成立近70年的老牌设计咨询企业,对于科技创新这一重大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勇于担当。
最后感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搭建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交流平台,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直面对接机会,切实为行业技术转移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技术和服务提供对接,将对行业科研水平促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我公司会继续发挥企业技术特色和优势,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这个平台的领导下主动对接需求,与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协同,充分释放科技创新力量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