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2024)
日期:2025-03-03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组建于20214月,前身为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选矿工程研究所和稀有金属研究所,是隶属于广东省科学院的骨干研究所之一。依托研究所建有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是我国稀有、稀散金属研究与学术活动的领头单位,也是我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稀土绿色提取及功能材料研究的重要基地。

  研究所面向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二次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金属危废源头减量与高效利用、固体废物减量化与绿色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水无害处置及循环回用,稀土光功能材料/磁性材料/储氢材料等领域开展基础、应用基础及工程化研究。

     2023年,围绕研究所主体研究方向和总体定位,开展稀有金属高效富集分离技术及高纯制备、资源高质高效循环利用、稀有金属材料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了一批锂资源、高硫铅锌矿、稀散金属、多元固废中有价元素高值化利用、稀土闪烁晶体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成果在中铝集团、广晟集团、宁德时代、紫金矿业、等央企或龙头企业成功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保障。期间,新增国家、省部级项目 19 项,横向委托项目共计167项;总合同金额近8000万元。发表论文68篇,其中SCI论文28篇,EI论文28篇;申请专利67件,其中PCT专利6件,授权专利57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新增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孵化成立公司3家,作价金额690万元;孵化的企业成长良好,其中广州粤有研矿物科技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3亿元,创近年新高,并入选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明专利许可转让3项,完成一种高泥微细粒稀土矿物的选矿方法184件次专利开放许可;发明专利冶炼烟灰中铷铯资源的高效提取和精深制备技术获得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50强。

一、2023年科技工作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新型举国体制下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重视核心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关系,重视市场机制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研发要素向产业链上具有更高生产率的企业与部门流动。同时,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市场在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强化关键研发成果的转化应用。

  在此背景下,研究所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行业重大需求,突破了一批稀有金属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卡脖子难题,相关技术在广晟集团、中矿集团、紫金矿业、银漫矿业、驰宏集团、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产业化应用,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供给。

(一)硬岩型难选锂矿资源集约化利用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针对复杂难处理锂矿资源,开发了高效浮选新工艺、新药剂,突破锂钽铌精准分离关键技术,锂辉石回收率提升至93%,并实现了无尾排放清洁生产,废水100%循环利用,开发的工艺技术和药剂产品在国内外主要锂选矿厂产业化应用。

(二)复杂高硫铅锌矿低碱度清洁回收新技术实现产业变革

  针对复杂高硫铅锌矿,开发了铅锌硫低碱顺序优先浮选技术,取得了企业铅锌选矿工艺的重大变革,铅选矿回收率提升到90.23%,锌选矿回收率达96.33%,技术指标引领行业标杆,该工艺在驰宏集团、西部矿业等企业广泛应用,得到行业高度认可。

(三)镓锗稀散金属资源利用技术取得重大提升

  针对中金岭南丹霞冶炼厂湿法炼锌置换渣中稀散金属镓锗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开发提高镓锗直收率新技术,镓锗直收率已分别提高至60%70%以上,为广东省特色稀散金属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四)金属铷铯回收及高纯制备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针对广东金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灰重金属杂质种类多、含量高、钾铷比高等特点,开发了适宜的净化和萃取工艺,成功制备了纯度>99.9%的氯化铷和氯化铯,并协助企业建立高纯氯化铷的中试生产线;开发了高纯铷铯金属制备技术和装备,成功制备了纯度>99.95%的金属铷。

(五)高性能稀土闪烁晶体实现性能超越

  针对高端PET-CT影像用闪烁晶体需求,开发(Lu,Y)2SiO5:Ce3+晶体生长工艺,核心材料其晶体透过率> 80%,辐射光产额>30000phots/MeV,能量分辨率7.8%,光衰减<36.92 ns,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美国Photonic和德国Siemens的技术水平。同时,自主研发的(GdLa)2Si2O7闪烁晶体光产额达到了80000 phots/MeV,远超其他同类产品。

  研究所加强推动与地方共建创新平台、加强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方等工作,为韶关丹霞冶炼厂镓锗铟稀散金属资源利用、晟源永磁材料公司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对推动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研究所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开发,针对津巴布韦KamativiSabi Star、及Arcadia等矿山锂多金属矿,刚果(金)铜钴矿等战略资源开展试验研究,承担海外资源开发项目19项,项目金额1029万元。目前锂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现产业化应用,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供给、促进国家及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二、十五五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工作展望

  (一)低品位稀有金属资源绿色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供给;

  (二)复杂相似稀有超常富集、高纯/超高纯制备技术,解决半导体产业等领域超高纯稀有稀散金属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

  (三)新能源材料原料的高效分离提取与精深加工,镍、钴、锂、铷、钒、钛等新能源材料原料高效分离提取及高值化利用技术。

三、对行业科技和协会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设立科技人才库,收集和整理各类科技人才的资料,为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便利。同时,加强科技人才培训,提高科技人才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拓宽科技人才的国际视野。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建立科技成果评估和推广机制,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指导和支持,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

  (三)强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讲座等活动,鼓励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学术团队或个人之间的合作,促进学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1

  (四)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技术服务。加强与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的合作,推动社会创新和科技进步。建立科技专家咨询机构,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的科技意见和建议。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在科技创新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科技和人才。组织科技人员的评优和表彰活动,激励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科研项目成果的技术转移和市场化,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